1月22日上午,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智能车校赛在创新创业学院π空间117举行,来自全校各学部学院的46名学生组成了17支队伍报名参加比赛。比赛分为竞速和信标两个组别,每组均有上下两个半场,每队每场最多有三次比赛机会,最终根据队伍完成比赛的时间及任务情况进行综合排名。

比赛现场
比赛过程惊险刺激,赛道上驰骋的每一辆小车都是参赛队员努力奋斗的结晶。他们从最初的拿到车模的手足无措、到应用所学技能让小车独立运行、再到如今能精准快速的完成任务,每一次进步都饱含了队员们的辛勤付出、老师及往届成员的悉心指导。智能车是一个涉及硬件、算法、机械等多方面内容的复杂系统,需要多方面协调统一才能完成功能。进入寒假后,全体队员们放弃回家,继续留在实验室完善作品,解决实际测试中遇到的问题,积累经验。回报总与汗水成正比,参加本次比赛的所有队伍都发挥了自身最佳水平,并顺利完成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团队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实验室全体成员合影
智能车实验室每年10月招新,依托实验室设计的专用实验平台进行基础知识培训,随后进入实验室独创的“模块替换式”独立设计阶段,各参赛队根据竞赛规则搭建能完成比赛任务的模型车,并开展机械、硬件、软件策略等方面的调节。本次竞赛旨在备战第十四届“恩智浦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培养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人工智能及智能控制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研究。

赛前学习及调试
比赛结束后举行了颁奖和竞赛总结会,会议由智能车实验室班长赵玢茼同学主持。吴振宇副院长及李胜铭老师为获奖同学颁奖,并对同学们获得的优秀成绩表示祝贺。吴老师对智能车实验室成员在假期中仍能够保持努力奋斗的精神给予肯定,并希望大家能继续保持激昂的斗志,传承智能车实验室精神,再接再厉,继续提升个人及团队能力,为后续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

颁奖现场
我校智能车实验室自2007年成立以来,以智能汽车竞赛为载体,研发实验平台,编写教材及课件,形成了严谨科学有效的培养机制,形成积极开放的良好学习氛围。实验室以过硬的技术实力、良好的文化传承等特点,吸引来自全校各院系学生的加入,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软件与硬件兼备、实践与创新兼修的优秀人才,在历届智能汽车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大型赛事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竞赛获奖名单:
奖项 |
队名 |
队员 |
一等奖 |
选择题全队 |
何雪松 |
刘小飞 |
黄前鑫 |
一等奖 |
大师最强队 |
常海颖 |
刘睿康 |
陈玖安 |
一等奖 |
高冷灭灯队 |
张泽之 |
李论 |
郭竞文 |
二等奖 |
维他柠檬水 |
王子轩 |
李仁杰 |
赵煜民 |
二等奖 |
金色传说 |
康膺涛 |
杨培源 |
颜科宇 |
二等奖 |
双车会车组-三轮 |
耿源羚 |
王肖肖 |
徐芬 |
二等奖 |
不智能的车 |
耿豹 |
王海洋 |
侯兆鹏 |
二等奖 |
碰碰车队 |
朱路遥 |
王赤辰 |
|
三等奖 |
NaN |
王寅 |
王书舒 |
朱炀爽 |
三等奖 |
追不上光 |
李世新 |
吕昊 |
孙逊 |
三等奖 |
DBX |
赵志杰 |
焦强 |
|
三等奖 |
faster |
邓翔宇 |
|
|
三等奖 |
Ghost |
李计轩 |
吴江盛 |
曹炳全 |
三等奖 |
芯辰小队 |
温昊东 |
何宗越 |
邢孝廉 |
三等奖 |
CarMaster |
李涛 |
李运恒 |
彭廉清 |
三等奖 |
双车会车组-直立 |
张昕 |
无雪倩 |
|
上一条:2019年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开题答辩顺利举行
下一条:创新创业学院党总支开展2018年度基层党支部书记述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