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在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的领导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安全协调司的指导下,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自2008 年起,于每年的 3 月 至 8 月举行面向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专科生的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 。 该项赛事为教育部指定的A 类赛事, 也是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国内顶级赛事。
大连理工大学作为最早参加该项赛事的高校之一 ,2022 年曾斩获全国一等奖 1 项, 二 等奖 1 项 ;2023 年曾斩获全国三等奖 2 项 ,优胜奖 1 项 ;2024 年曾斩获全国一等奖 1 项, 三等奖 2 项,优胜奖 1 项 ;2025 年曾斩获全国二等奖 1项, 三等奖 1 项 ,优胜奖 2 项 。为宣传信息安全知识 、提高大学生信息安全意识,选拔和培育优秀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技术水平 、创新实践与综合设计能力,推动大连理工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相关学科发展 ,培育全国信息安全竞赛的优秀作品 ,2025-2026 大连理工大学信息安全竞赛将于 2025 年 11 月 至 2026 年 4 月举行。
竞赛官方主页:
https://ice.dlut.edu.cn/dutcis/
(一) 竞赛形式
2025-2026 大连理工大学信息安全竞赛为作品赛赛道。
作品赛分为预赛和决赛路演两个环节 ,具体事宜详见竞赛 日程。
作品赛采用开放式自主命题, 自主设计 ,参赛者须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作品并提交 。参赛作品的内容要求如下:
(1) 参赛作品要体现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2) 参赛作品可以是软件 、硬件等 。参赛作品的内容以信息安全技术与应用设计为主要内容, 竞赛范围定为系统安全 、应用安全(内容安全)、 网络安全、
数据安全和安全检测五大类 。参赛队自主命题, 自主设计 。结合作品的实际需求,建议推广使用国产密码技术。
(3) 参赛队自主命题, 自主设计 。本次竞赛采用开放式,不限定竞赛场所 ,参赛队利用课余时间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的设计 、调试及设计文档撰写 。所有参赛题目须得到组委会认可后方能参赛 。如果参赛队伍所报题目及内容违反赛事精神和章程,组委会有权要求参赛队伍进行修改 。本赛事只接受防御性的作品,不接受任何具有攻击性质或与国家有关法律 、法规相违背的作品。
(4) 参赛队的参赛作品应该是参赛队员独立设计 、开发完成的原创性作品,严禁抄袭 、剽窃 、一稿多投等行为 。凡发现此类行为 ,将取消参赛队伍的参赛资格,并追究相关指导教师的责任。
(5) 凡已公开发布并已获得商业价值的产品不得参赛;凡有知识产权纠纷的作品不得参赛; 与企业合作即将对外发布的产品不得参赛。
(6) 本次竞赛不支持论文参赛。
( 二) 参赛对象
(1)具有正式学籍的,大连理工大学各专业各年级在读的(考虑到国赛的周期,大四同学请慎重考虑参加),全日制本科生 、预科生均可报名参赛 。评审时 ,如发现参赛队员不符合参赛规定 ,将取消参赛队伍的参赛或获奖资格。
(2) 组委会在竞赛期间 ,将安排从理论基础到动手实践的多层次技术培训。
(3)参赛学生以队为单位参赛 ,每队不超过 4 人(包含组长 1 人,组员不超过 3 人)。 允许校内跨年级 、跨专业组队 。 组长负责小组学生的参赛事宜 ,包括组队 、报名 、赛前准备 、培训 、赛后总结, 以及与组委会秘书处联系等事宜。
(4)每名学生限参加 1 支参赛队伍 ,每支参赛队伍只能报 1 个参赛题 目。
(5) 大连理工大学信息安全竞赛初赛作品提交前 ,各组可根据作品实际完成情况 ,在指导教师 、所有组员同意的情况下 ,对参赛成员进行更换和增删 。初赛后进入校赛决赛的队伍 ,原则上不允许更换参赛队长 。极特殊情况,经指导教师 、所有组员同意,允许参赛成员退出。
(6)每支参赛队可设至多 1 名指导教师, 负责参赛队伍的指导 、管理等工作 。指导教师必须是大连理工大学的在职教师 。指导教师应该对自己所指导参赛
队伍的参赛内容的原创性 、安全性等负责 。 竞赛期间允许指导教师进行指导或引导。
( 三) 报名事宜
各参赛队伍填写《大连理工大学信息安全竞赛-作品赛报名表》,并在 11 月 30 日 23 :59 前发送至邮箱:xintongkcb2025@163.com 组委会对各参赛队伍成员进行资格审核, 审核通过后获得初赛资格 ,初赛参赛名单将在竞赛主页上公布。
二、组织架构
(一) 竞赛主办/承办/协办方
竞赛主办方:大连理工大学
竞赛承办方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竞赛协办方:创新创业学院碧凌-信安工社( 二) 竞赛联络人
秘书长: 王波(大连理工大学信通学院)联系方式:bowang@dlut.edu.cn
三、作品赛竞赛日程
活动内容 | 活动阶段 | 时间安排 |
|
初赛 | 竞赛宣传 | 2025 年 10 月下旬 |
|
| 竞赛说明讲座 | 2025 年 10 月 31 日 |
| 竞赛组队与报名 | 2025 年 10 月 31 日 ~11 月 30日 |
| 初赛名单公示 | 2025 年 12 月 |
| 竞赛辅导与培训 | 2025 年 11 月~2026 年 1 月 |
| 提交作品 | 2026 年 4 月中旬 |
| 初评 | 2026 年 4 月下旬 |
| 决赛名单公示 | 2026 年 4 月下旬 |
决赛 | 决赛路演与颁奖 | 2026 年 5 月 |
|
作品赛应提交的资料包括:
竞赛作品的设计报告 、测试报告 、作品简介等文档资料和可执行程序 。作品相关文档至少包括如下内容:
(1) 系统设计方案:功能 、指标 、 实现原理 、硬件框图 、软件流程等;
(2) 系统测试方案:测试设备 、测试数据 、结果分析 、 实现功能 、特色等;
(3) 其他文档: 除上述规定文档以外的其他作品相关资料等;
(4) 参赛作品声明 :版权 、技术公开等。
四、奖项设置及评选办法
(一) 奖项设置
竞赛设一等奖,二等奖, 三等奖。
作品赛:
一等奖(约 15%); 二 等奖(约 20%); 三等奖(约 65%)。
( 二) 评选办法
1. 初赛:
(1) 本次竞赛的专委会将对初赛参赛队伍提交的作品进行材料评审 。依据材料评审的结果最终确定进入决赛名单 。进入决赛的参赛队伍数量由专委会根据参赛队伍总数及参赛作品质量确定。
(2) 材料评审方式 :专委会评审专家审阅作品和设计报告 ,依据评审规则对参赛作品进行打分,并给出评审意见 。每一件作品将由 2-3 位专家进行评审。作品的评审方式为双盲审。
(3) 专委会评审的主要内容包括 :作品的原创性与创新性 、作品完成程度、作品的性能 、作品的应用价值 、相关文档的规范性等。
2. 决赛:
(1) 决赛采用线下路演的方式 ,进入决赛的参赛队伍需要对完成的作品进行现场路演。
(2) 决赛评委现场对决赛的作品 ,按照评审规则进行打分 ,根据所有评委的打分结果进行最终奖项的确定。
五、竞赛纪律和相关事宜
(一) 竞赛的评审工作由专家组依照《大连理工大学信息安全竞赛评审规则》,本着公平 、公开 、公正和客观的原则进行。
( 二) 禁止各参赛队 、参赛人员 、指导教师等弄虚作假 。对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大赛章程的行为,组委会将取消相关奖项,并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 三) 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参赛队伍所有 ,严禁任何组织 、个人侵犯其知识产权。
( 四) 本参赛指南的解释权归大连理工大学信息安全竞赛组委会所有。
大连理工大学信息安全竞赛组委会
2025 年 1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