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English返回旧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竞赛专栏 >> 竞赛专栏 >> 正文

关于2020年“朔日杯”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的相关通知

作者:金博 来源:创新创业学院 时间:2020-05-12


为进一步贯彻“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赛”,辽宁省计算机设计竞赛组委会经研究决定继续主办2020年“朔日杯”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为保证本赛事工作顺利开展,结合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的相关要求,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竞赛规程

(一)竞赛目的与意义

为进一步提高辽宁省高校计算机教学水平,激发省内各高校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和潜能,提升大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同时搭建高校计算机教育经验与成果的交流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二)参赛对象与要求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在读全日制本科学生均可以组队参加所有类别的竞赛。每个参赛队由同一所学校的学生组成,每组学生1-3人(部分类别为1-5人),可设1至2名指导教师。

(三)竞赛内容与方式

1.竞赛作品内容共分14大类(组),详见附件一。

(1)软件应用与开发、(2)微课与教学辅助、(3)物联网应用、(4)大数据、(5)人工智能、(6)信息可视化设计、(7)数媒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元素、(8)数媒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元素(专业组)、(9)数媒动漫与微电影、(10)数媒动漫与微电影(专业组)、(11)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12)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专业组)、(13)计算机音乐创作、(14)计算机音乐创作(专业组)。

2.竞赛主题

各类主题详见附件一。

3.竞赛方式

竞赛分初评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评采取网络评选形式;由于突发疫情原因,决赛形式需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意见确定,请关注后续通知。

4.参赛名额

⑴竞赛分为14个大类(组),每个大类(组)下设若干个小类,每校在每个小类下最多可提交4件作品参与网评。大数据实践赛(类别4)和人工智能实践赛(类别5)每个学校最多可提交5件作品。参赛学校在发送作品汇总表(详见附件二)前严格审查竞赛关于作品名额限制的要求,以学校为单位组织网上报名。

⑵大数据实践赛(类别4)和人工智能实践赛(类别5)每校入围决赛的作品数不超过3件。其它每个小类下每校入围决赛的作品数不超过2件。

5.参赛作品要求

⑴参赛作品不得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社会道德规范,参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⑵作品播放时长不得超过10分钟,交互式作品应提供演示视频,时长亦不得超过10分钟。

⑶各类别竞赛作品按照国赛官网(,)要求上传文件。

官方微信公众号

(五)竞赛时间及报名方式

1.竞赛时间

作品提交:2020年5月25日(提交后会组织校内评审)

2.作品提交

报名邮件主题用“计算机设计竞赛-类别-作品名”

Email发到:dlutjsjds@163.com

QQ群:372494118

作品提交邮件还需要提供如下信息:

作品大类、小类、作品名称、指导教师1、指导教师2、学生1、学生2 、学生3、学生4、学生5、联系电话、邮箱

二、竞赛规则

(一)竞赛规则

大赛组委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每一件参赛作品进行评比。

(二)评审方式与评审标准

1.初评

(1)形式审查:竞赛组对报名表格、材料、作品等进行

检查。针对有缺陷的作品提示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修正。对报名分类不恰当的作品限期予以纠正。

(2)作品分组:对所有提交的有效参赛作品进行分组,并提交网络评审专家组进行网络初评。

(3)专家初评:由竞赛组委会从专家库中选出部分专家组进行网评。每件作品至少指定3名专家进行评审。

(4)专家复审:竞赛评比委员会对网评结果有较大分歧意见的作品,根据回避原则安排有关专家进行复审。

(5)确定决赛作品:根据作品初评情况,确定参加决赛的作品名单。在网络初评后,名单将在辽宁省本科教学网进行公示()。

2.决赛

因疫情原因,具体的比赛方式,需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指导意见再最后决定,请关注后续通知。决赛获奖作品择优推荐进入全国决赛。

(三)奖项设置

竞赛设学生奖和优秀组织单位奖。

1.竞赛学生奖

设一、二、三等奖,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不超过实际参赛作品数量的10%、20%、30%。

2.优秀组织单位奖

优秀组织单位奖授予报名参加省级竞赛类别全面、满足竞赛推荐名额要求及省级竞赛成绩优秀的院校。

(四)申诉与仲裁

竞赛组委会评审委员会负责受理申诉。受理申诉的重点是违反竞赛章程的行为,包括作品抄袭、不公正的评比等。对于要求复评以提高获奖等级的申诉,原则上不予受理。

1.申诉时间。申诉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公示期内提出申诉。

2.申诉形式。申诉须以实名、书面形式提出。个人提出的申诉,须写明本人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通信地址(包括联系电话或电子邮件地址等),并有本人的亲笔签名;单位提出的异议,须写明联系人的姓名、通讯地址(包括联系电话或电子邮件地址等),并加盖公章。不实名、书面提出的异议无效。

3.申诉调查与回复。大赛组委会对提出申诉的个人或单位信息给予保密。与申诉有关的学校的相关部门,要协助大赛组委会对异议进行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大赛组委会在公示期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向申诉人答复处理结果。

(五)竞赛结果公示

竞赛结果将在现场决赛结束5日内在“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网”()进行公示。

四、其他

(一)组织管理

1.参赛院校负责人应安排有关职能部门负责本校参赛作品的组织、纪律监督以及内容审核等工作,保证本校竞赛的原创性、规范性和公正性。

2.各类别作品只接受以学校为单位参赛,不接受个人报名,各类别作品报名名额限制以本实施方案为准。

(二)联系方式

联系人:大连理工大学 金博

联系方式:jinbo@

(三)知识产权

1.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不得存在任何知识产权纠纷或争议。

2.主办单位对所有参赛作品有出版、发布及展览等权利。

(四)其他未尽事宜及大赛相关补充说明或公告,请随时参见省及国家大赛官方网站。

上一条:我校在华为云DevCloud软件编程大赛中喜获佳绩 下一条:第八届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大连理工大学选拔赛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