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π空间 >> 最新动态 >> 最新动态 >> 正文

【坚持四个相统一】李航:在创新创业征途上,愿做常伴学生的航灯

作者:文/姚璐 付诗宇 图/胡雨薇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时间:2017-10-03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向广大教师提出了“四个相统一”的要求:“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希望广大教师以“四个相统一”为遵循,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履行教师的神圣职责与使命。

王寒松书记在我校第十一届教代会第二次会议闭幕式上向全校教师发出号召,要求广大教师积极践行“四个相统一”的要求。不仅传授知识更要做塑造灵魂、导航人生的“大先生”。

为坚持牢牢把握坚决贯彻中央要求,牢牢把握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助力我校优良师德师风建设,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面向学校各二级党组织征集符合上述“四个相统一”要求的一线教师,并开设【坚持四个相统一】专栏,陆续推出先进教师典型事迹,激发广大教师以兴校强国为使命,以“四个相统一”为遵循,将教书育人的职责融入血脉,为学校建设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贡献智慧和力量。

讲台上的的言传身教,讲台下的交心帮助,讲台后的理念创新……三尺讲台,不只是职责,更是教师李航大工创梦的开端。

刚刚带领团队获得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的李航,来不及褪去疲惫,又全身心投入到π空间创新创业团队的招募工作中。

是严师,更为益友

本科时,李航就与创新创业学院结缘,通过参与科技竞赛和创新项目,学到了课本学不到的知识。老师们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学习氛围给李航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他毕业后选择留在创新创业学院的原因,也是将这份传统继承下来的决心所在。“创新、求知,这是我理解的创院传统,在这里,学生能学到比课本更进一步、更实用、更符合社会需求的知识,能跳出课本的局限,开拓视野,形成创新求知的意识。”

“学生不分年级、专业,只要有兴趣、有想法,学院就会提供最好的平台。”作为直接指导学生的李航,更是会百分百付出,帮助学生实现梦想。在2014年“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之前,有一组大一学生找到李航,表达了参赛意愿。通常大家都认为一年级学生的能力还不足以参加如此重要的科技竞赛,更何况他们都来自非电类专业。然而,这组学生在李航主讲的机电实践基础课程中加倍努力学习,将所有课余时间投入电子设计实践训练,这份执着深深打动了李航。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李航放弃晚上、周末大部分休息时间,带领这组学生提前预习竞赛所需理论知识、手把手传授设计开发经验。李航指导的这个团队在当年竞赛中获得辽宁省一等奖,“电子设计竞赛对电类专业高年级学生来说尚且充满挑战,这么好的成绩对非电类专业大一学生更是得之不易”。这个团队在第二年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更是以优异表现斩获全国一等奖。

成绩的取得固然与团队的精诚合作密不可分,但领队钱宇阳认为军功章还有老师的一半,“参加这项比赛的大多是高年级学生,和他们相比,我们无论从知识储备、还是经验积累方面都十分欠缺,但我们赢得了冠军,这与李老师的指导是分不开的。”

在保证学生自由发展的前提下,李航的教学颇为严格。钱宇阳团队的前期作品有很多技术指标不达标,李航不留情面地指出问题,要求团队重新调试,直到达标,“创新的过程也是科研的过程,不能仅以可以使用为标准,平时训练也要争取达到最高标准。”

“李老师不仅是学业上的严师,更是一位益友,他能从行动上接近学生,更能从心理上贴近学生。” 钱宇阳说。作为严师,李航在知识上严格要求学生,认为该打牢的基础一定要打牢;作为益友,李航和学生一起吃饭,聊技术、学业和未来的规划,陪伴学生成长,建立了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创业教育中的创新

工作后,李航积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的发展需求联系起来,于2014年将“创客教育”理念引入校园,成立了校内最早的、旨在提升学生科学、技术和人文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创客组织——大工创客。他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结合大工已有模式,建立创新教育模式,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基础上,与校外企业和创投机构对接合作,搭建大工的创新创业平台。

2015年,李航参与策划了校内第一届创意创新创业挑战赛。2016年逢国家大形势,学校重新整合创新创业学院资源,他又参与策划成立了大工创新创业精英社区——π空间,从最初的概念雏形到后期的运营管理,李航投入了巨大精力, 目前已培育创新创业团队一百四十余支,孵化初创企业20家。

“在现有平台基础上,构建创意-创新-创业的完整链条,将创意激发、创新实践、创业孵化的平台打通,从营造氛围着手,形成梯队,一步步地走入良性循环,建立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 李航希望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与市场、与社会接轨的平台,让创新、创业更有的放矢。“打通了平台,创新创业才有了生命力。”

学生创业的助力者

李航认为将创新的作品、项目停留在产品原型阶段是不够的,只有走出实验室,真正将原型变成产品、推向社会,才能发挥创新创业的功用。在大工创客、π空间,李航鼓励学生把模块变成系统、把原型变成产品,并为学生提供一系列指导和帮助。

他的学生梁子山曾连续两年夺得中国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但创新成果却被搁置,在李航的鼓励下,梁子山将两件作品做成产品,并成功创办了公司。

“老师从学生真正需求出发,心理上了解学生,就会对学生有帮助。学生的成长需要很多方面的指导,如何满足他们在课堂兴趣、未来发展、创新创业上的需求,我们也在努力学习。”

牟中强是李航看着成长起来的创新创业达人,起步阶段,李航帮助牟中强申请到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答辩材料及准备工作中提供指导,又帮其申请了国家级创业实践项目,获得学校10万元资助,为牟中强自己创办大连华成天威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打下基础。公司的主打产品手势识别腕带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也赢得了投资人的青睐,获得300万元天使投资。

李航坦言,平台的构建和学生的辅导工作量很大,“我是将创新创业教育当成自己的创业,创业本身是充满激情的,愿意冒险,接受挑战,过程中的付出是快乐的,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有意义的。”

在创新创业的路上,李航像一盏引导学生前进的航灯,和学生同行、同成长,教育事业已成为他自己创业梦的一部分,身怀激情,不惧艰辛。

人物介绍:

李航,男,汉族,中共党员,自2011年留校任教以来,在创新创业学院从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工作。全国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委员,辽宁赛区负责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团队成员。长期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尤其在开展创客教育和引导扶持大学生创业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近年来,指导学生在各项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二十余项、省级奖励六十余项,指导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五项,承担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一项,指导大学生创业团队五支,帮助大学生成立科技创业公司六家。


上一条:38支创新创业团队参加2017年第二期π空间入驻团队答辩 下一条:大连理工大学π空间招募创新创业团队的通知